刘仙岭——郴州四大福地传说之一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徐霞客在《徐霞客游记》中载:“郴州为九仙二佛之地,若成武丁之骡岗在西城外,刘僭之刘仙岭在东城外。”
郴州有四大仙岭——苏仙岭、王仙岭、骆仙岭、刘仙岭,其中以苏仙岭最为著名,名列郴州八景之首。
苏仙岭的“苏仙”是指苏耽,《太平广记》援引葛洪《神仙传》云苏仙成仙之盛况:“俄顷之间,乃见天西北隅,紫云氤氲,有数十白鹤,飞翔其中,翩翩然降于苏氏之门,皆化为少年,仪形端美,如十八九岁人,怡然轻举。”《徐霞客游记》中载,苏仙长成拜师学艺时,师尊想要给他命名,却不知道他姓什么,让他以出观时所遇之物为姓,“遇担禾者以草贯鱼而过,遂以蘇(苏)姓”。
王仙岭以药仙王相而出名,相对于苏仙,王仙的事迹就没那么出名了,只能在方志中能找寻一二。
至于骆仙岭,我都怀疑是为了凑足四大仙岭改名而来。骆仙岭本应该叫“骡岗”或“骡仙岭”,后来以讹传讹,以至于现在上至官方、下至民间都呼为“骆仙岭”。在葛洪《神仙传》中,骡仙,“成仙公者,讳武丁”,桂阳临武乌里人,为县司小吏。
在郴州四大仙岭中,以讹传讹最严重的莫过于刘仙岭的传说,刘仙岭离北湖较近,被叫做“北湖岭”或“流星岭”。
明清地方志记载,郴州有两处“刘仙岭”,一处在北湖对面,另一处在城东15里的香山坪附近。这两座“刘仙岭”缘于在郴州修道成仙的两位神仙兄弟——刘大仙刘僭、刘季仙刘瞻(季,即排行第二)。
相传唐代咸通年间,郴州城乌石矶住着刘僭、刘瞻兄弟,他们为博取功名而寒窗苦读。一日有道士经过,见兄弟俩相貌不凡,便要传与道术。刘僭本赋僻静,羡慕神仙,今逢真人指点,欣然相从。刘瞻羡慕宦达,傲然笑道:“丈夫得君行道,期不负所生,岂能效乔松无益于人世哉?”又挽留要从道修炼的兄长说:“神仙遐远难求,庙廊咫尺易致,不如求仕。”无奈刘僭修道之心已决,兄弟于是分手。
此后,刘瞻仕途亨通,官至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。后来刘瞻为保护无辜触怒皇帝而被贬。一日途中泊船江边,遇一少年冒雨走来,衣服和鞋却都没湿。刘瞻很惊讶,没想到那少年竟先招呼起来,原来是大哥刘僭。此时,刘瞻已是白发衰朽之年,而兄长却还是二十来岁的年青人,两人相见感慨不已。
据明、清地方志记载,刘僭随道长修道成仙,刘瞻死后则葬在今苏仙区良田镇处。葬后第二年,遇暴雨冲开墓穴,里面却空空如也。于是,乡民们认为刘瞻也随兄长仙去了,北湖对面的刘仙岭就是他悟道登仙的地方。
刘僭、刘瞻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儒家与道家信仰之争,读书人崇儒,民间信道。因此,刘仙岭山顶上的亭台(今废)也有两种称呼,一说是“仙台”,另一说是“读书台”。清代诗人首启杏有《刘仙岭读书台》云:
高山勤仰止,唐相旧居游。正气凌霄汉,文光映斗牛。
当年传宦业,此日企仙流。莫道遗基废,芳名万古留。
刘仙岭山顶之刘仙台已废,如今片瓦不存,让人心生麦秀黍离、鹿走苏台之悲。不过,山顶平整的土坯和废弃的残砖断瓦却在告诉我们,这里曾经有过建筑物,它或是刘仙台,或是丞相读书台。
不过,随着紫宸澜山项目的大力宣传,其倚靠的刘仙岭也声名鹊起,让人不再把刘仙岭误传为“北湖岭”和“流星岭”。
刘仙岭较高峰标276米,刘仙岭是郴州四大仙山之一,是一块天然氧吧!是郴州较高、最美的山头之一,山顶能够一览郴州美景。
紫宸澜山二期配带275亩原生态刘仙岭公园,有仙气有灵气,可谓钟灵毓秀。刘仙岭空气负离子是市区中心的8倍,富含高达4000万亿个负氧离子,是空气宜人,清新自然,公园的平均温度比市区要低2-3度。
刘仙岭生态公园周边与北湖公园和桂门岭公园遥相对望,是集生态、文化、休闲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城市休闲山地公园。北湖公园离紫宸澜山二期10分钟路程,闲暇散步,你可尽情享受公园湖景和悠闲时光。
一席为王,头等舱
郴建65年,恢宏钜献
紫宸澜山二期六境定制都市公园头等舱
95至139平米新品诚意登记火爆进行中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